雷视智能影音,雷视智能影音***
光大暴风并购MPS仅用时3个月,耗资52亿元的并购最终演变成一场大败局,资本投资风险到底有多大?
冯鑫曾经是创业明星,因为出生于山西阳泉,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被媒体视为是互联网圈的晋商代表。曾经的辉煌渗透率很高。
冯鑫推出带有核心技术的播放软件——酷热影音,并成立北京酷热科技公司(下称酷热科技)。2007年,酷热科技收购暴风影音,组建了北京暴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暴风科技)。2009年,暴风影音用户总数已达到2.8亿,占当时总网民数量的73%,每天上线用户数达到2500万,仅次于QQ和迅雷。当时,本人也是暴风影音的客户。相信那时暴风影音知名度几乎达到家喻户晓之地步。
科技行业特别是新科技行业一个小时老本都吃不得,一刻也能不能放松创新。就如乔布斯所言:天天在创新。
暴风科技就是忽略所处行业的特性。当时各大视频门户网站正“烧钱”买版权,甚至自制网剧,而暴风却勒紧裤腰带能不买就不买,更不用说花钱搞自制。就在暴风节衣缩食全力以赴准备上市的时候,2013年,爱奇艺与PPS合并,超越暴风影音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平台,全网的月度用户覆盖3.57亿。这或是暴风科技走向向衰落的转折点。
在上市后的40天里,暴风科技拿下36个涨停板,股价从发行价7.14元暴涨至307.56元,市值飙升到369亿元。
但三个月后,这只“妖股”又暴跌,市值一度蒸发150亿元。截至2019年7月26日,暴风科技股价已跌至6.30元,总市值20.76亿。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虚幻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会打回原型。一定程度上说是追求上市害了暴风科技,害了冯鑫。还是一夜暴富氛围太诱人。然而这绝不仅仅是暴风科技一家公司。
7月29日开盘暴风科技一字跌停。这个在预料之中。开盘封单逾10万手。不过与其他上市公司黑天鹅***不同的是,众多机构早已逃之无影。Choice数据显示,机构在去年四季度大规模出逃,股本数量减少比例达到了96%。
Choice数据显示,去年底,机构持仓股数仅剩45.56万股,占流通股的比例仅为0.19%,总股本比例0.14%。去年三季度末持仓股数为1157.9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4.59%,总股本比例3.51%。不过,目前,仍有31家基金持有暴风集团。赔掉底裤只是时间问题。
暴风科技集团的命运对中国科技公司是一个巨大警示。
历时三个月,52亿元的“大并购”,最终成为了一场“大败局”,资本市场竟是如此充满了魔幻,让广大投资者捉摸不透、看不明白。
在浮云君看来这件并购案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这么简单。52亿人民币,说掏就掏,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能敲定,真的是钱多得没有地方花了吗?
当然谁都不会嫌弃钱多,这么大手笔、又“猴急”的并购,稍微思考一下,就能知道,背后肯定是藏有猫腻的。
(暴风集团CEO:冯鑫)
况且,暴风集团此次收购的还是外国公司MPS,玄而又玄,意图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想利用并购外国公司的噱头制造股价大幅度上涨的预期,然后实现公司高管个人财富的大幅度增值。
如果仅仅是一场大败局,那也不过是暴风集团咎由自取罢了。但最可怕的可能是一场“大***”,就是对员工、投资人及用户的极不负责行为。毕竟上市之后,曾历经30多个涨停板,随后却发现是“一地鸡毛”的资本“暴影”。那么,留下的资本“谜团”会否随着CEO冯鑫涉嫌违法而逐步揭开呢?
看到今日的暴风影音的冯鑫,让人不由得想起乐视的贾跃亭。这两位山西汉子好像都有着对资本市场的“痴迷”。众所周知,资本市场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盲目扩张尤其是没有核心业务的商业模式注定会失败。
在暴风影音上市之前,不过就是一个两三百人的小公司,主要依靠广告等收入也算过得有滋有味。但上市后的暴风,公司的实际价值与它在资本市场的市值是完全不对等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华为那么厉害还不上市呢?对此,任正非总经常说一句话,华为不上市,华为不缺钱。过去常常有人说,上市就是去资本市场“圈钱”,其实仔细想一想不无道理的。如果说这家上市公司比较负责任还好,最起码不纯粹就是为了“包装上市”弄钱走人,它心中或许有理想有回馈。最怕的就是那些压根不具备IPO资质和条件的,突然它就上市了?紧接着又忽然之间“烟消云散”,搞得上市公司就像“路边摊”,犹如风轻云淡一般!这其中的门道,一般股民永远都是摸不准的,玩资本市场的都是“人精”。
我发现,再小的公司都有一个IPO的伟大梦想,这似乎是近年来国内比较流行的资本退出方式。暴风正是在它发展最好的阶段被资本催熟进入了A股,一度市值高达300亿元人民币,而今总市值已经跌去90%以上,只剩下20亿元不到,已经无力继续承担自身的债务。按照这种轻资产公司的特点,接下来很可能面临着最坏的结局,就是破产清算。
根据媒体报道,冯鑫被批捕或因在此前的收购案的融资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也就是题目中提及的光大暴风并购MPS项目(具体是指暴风集团2016年与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收购英国体育版权公司一案)。
一个曾经耳熟能详的公司,为什么突然玩出这么大的一个“坑”?
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与冯鑫个人密切相关,过分膨胀、盲目扩张,投机思维过重。原本一个仅有两三百人的小公司被他经营得风生水起,但经不起资本市场的诱惑与鼓动,走上了轻视产品及核心业务而被资本裹挟的扩张之路。
二、小公司积累下来的风格,或者说是一种贯有的毛病,那就是缺乏有效管理,人治大于法制,内部治理基本都是“江湖帮派”,人浮于事且不积极、不作为,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造成老员工不干事、新员工干不了事的现象频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ezhimy.com/post/18133.html发布于 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