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0f3d30c8

宣城智能疏散照明系统

C0f3d30c8 2024-07-23 40
宣城智能疏散照明系统摘要: 中国科技大学与安庆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中国科技大学与安庆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
  1. 中国科技大学与安庆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中国科技大学安庆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中国科大,由中国科学院直属。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

1969年,由于******,中苏边境又起冲突。根据形势,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中国科技大学被***院科教组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

据中国科技大学校史记载,学校南迁原定在河南南阳,后改为安徽安庆。从刘西尧专函河南也可以看出,中国科技大学是想建在河南的。河南之所以拒绝,中科大最权威的说法是怕大学师生挤占河南的副食口粮。 接着又派两组,一组去江西,一组去安徽。

宣城智能疏散照明系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江西后,江西省里明确表示不能接收科大。安徽选址的同志在宣城地区看了以后也觉得不行。在这两组人员还没回到北京时就接到了定点安徽省安庆市的通知。其间,安徽领导人***迅速行动,把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庆。

但后来发生一些改变,就决定把中国科技大学安置在了合肥

当中科大正蓬勃生长之时,却遭遇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十年***自1966年5月开始进入大爆发阶段,全国上下各大学校停止招生,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顿,中科大作为科研基地更是首当其冲。一时间,学校里的学生老师***自危,日常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批斗活动,揭发会、批斗会、大字报、大辩论持续不断。

宣城智能疏散照明系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更令人惊讶地是,1961级学生在校长达6年半之久,至1967年12月方毕业分配,走上工作岗位。研究生至1968年才派遣完毕。一时间,刚刚起步的中科大风雨飘摇,面临倒闭。

1969年3月,中国和苏联在珍宝岛发生军事冲突,国际形势骤然紧张。苏联扬言要攻打北京,帝都安全瞬间进入紧张形式。终于,1969年10月26日,***中央下发《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借备战契机,安排将中科大在内的一共13所北京高校下放到其他省市地区去(本人预测也有让知识分子下乡锻炼的意思),其他院校暂时停办的决定。于是中科大和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3所学校按照指示正式搬离北京。所以,对于中科大来说,离开当时政局混乱的北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据中科大校史记载,当初选址小分组准备将学校搬到河南南阳。当考察人员带着指示文件前往南阳时,南阳的领导却侧面表示 :”南阳土地有的是,三千亩五千亩没问题,但我们南阳没有接收一所大学的能力。“而侧面婉拒了中科大。

宣城智能疏散照明系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中科大的相关领导经过讨论,决定兵分两路再去江西和安徽碰碰运气。当他们到达江西时,江西领导明确表示没有经济实力接纳中科大,直接拒绝了搬迁请求。

而前往安徽的工作人员,在考察了宣城之后,发现当地也没有适合办学的地址以后正准备返京时却接到中央通知将学校迁往安庆的决定。原来是当时的安徽领导人***对科大十分欣赏,迅速行动,将中科大争取到了安庆。

就这样,中科大搬了一些物资和人员到了安庆马山。但安庆当时用来安置中科大是生产队的农舍,矮矮几间房屋,连研究设备都放不下。中科***生一致认为安庆经济条件太差,不适宜办校。一时间,中科大究竟何去何从陷入僵局,学校眼看几近灭亡。

就在中科大四处选址无人愿收,安庆又条件艰苦时,合肥向其敞开了胸怀。极赋远见的安徽省委领导***当机立断,为了挽救中科大一众师生与科研成果于危难之际,甘愿舍弃当时合肥本土高校”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将此两校校舍腾出,举全省人力、物力、财力来接纳风雨飘摇中的中科大。

就是整个过程。

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形势紧张,中央决定进行“战备疏散”,中国科技大学被***院科教组列入北京十三所下迁高校之中。据中国科技大学校史记载,学校南迁原定在河南南阳,后改为安徽安庆。由于安庆条件太差,中科大不愿去,***又腾出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的校舍,来安置中科大。

当年安庆市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将中科大设在安庆,另一个就是把石化设置在安庆。当时的市领导选择了石化,这样就有了后来的安庆石化。同时,作为二选一,中科大就不能落户安庆了,所以现在的中科大在合肥而不在安庆。安庆石化确实为安庆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安庆这些年引进了很多化工企业,这些企业离城区很近,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可以说安庆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这不不符合科学的理念。

***如中国科技大学选择了安庆,我想安庆的一切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可不是说大话,哗众取宠。一个名牌大学带来的正面效应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 ,都会受益无穷。有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存在, 那些排污化工企业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要么被拒绝审批,要么被告知搬迁,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这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安庆的故事,他们都算是“成就”了对方吧。安庆当时获得了短时的效益,中科大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在 科大校史馆的第四展厅的墙壁上,陈列着一幅幅黑白的老照片,这些照片就是当年科大南迁合肥的真实记载。记者看到在这些图片中间,还有一张盖着中科大革命委 员会印章的通知,上面写着“最高指示”,校史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1969年12月学校革命委员会下发的搬迁通知。1966年的5月7日,***发 出指示,为各类大学指定了发展的方向, 要求学生也学文、学工、学农、学军……史称“五七指示”。1969年10月,***中央发出《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刘西尧(原国家教育部部长,当时任***院科教组组长、***院驻中国科学院联络员)亲自到科大传达中央《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他表示:“搬迁就是疏散,疏散就是搬迁”。

当时安排在京就地疏散的同时,学校经请示刘西尧同意,又派出2个小分队分赴江西、安徽选点。江西省明确表示不能接收科大;而赴安徽的小分队在考察宣城等地后也未能找到合适的地方。学校后派人到安徽安庆选点,安庆方面表示欢迎。 当年12月,科大宣传队、革委会成立了指挥组,研究了疏散***并派出了90人的先遣队,随后两批900人也到达安庆市,被安置在马山市委党校一栋仅能容纳300人的三层小楼里。那里条件艰苦,根本无法支撑近千人的基本生活。

马山党校坐落在一个小山上,随着下迁师生的陆续到来,人越挤越多,三层小楼根本住不下。屋子里没有床铺,也没有席子,只能睡在水泥地上。师生们就从当地老乡那里买来稻草铺在地上,各人自带被褥,睡在稻草垫上。人多房少,一间屋子要睡十几个人。 与 此同时,科大有二十位学生决定赴合肥市向安徽省革委会反映情况。他们借用了学校一辆校车,途中有两位同学因事中途下车了,其余的十八个同学便到了合肥,并 面见了当时的安徽省革委会领导。开校车的师傅由于要看管车子,没有进楼,被算为“半”个人。这就是著名的科大 “十八个半***”。由于在安庆办学的难处,最后由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委决定把科大从安庆搬到合肥,校址定为原合肥师范学院。被“发配”合肥的科大人开始了彻底的搬迁,不仅图书 资料、实验仪器,连实验台、砖头、石块、电灯、电线这些东西也都全部搬走。蔡有智(原中科大副校长)说:“近代物理系系放射性实验用来屏蔽辐射的水泥块 子,小的有1吨重,大的有2吨重,有一两百块,还有物理实验室里几个水磨石的水泥实验台子,这些东西从物理楼里搬下来非常困难,用吊车上物理楼上不去,所 以就是人,我们那些老师、工人,几百上千斤硬是扛下来……”

这次搬迁,使科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建校以来积攒起来的家当折腾得差不多了。据校史记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迁入安徽,至1***0年10月基本完成搬迁。中科大面朝金寨路和黄山路交叉口的校门,承载了无数科大人的梦想与辉煌。这座水泥建筑的老大门原来是合肥师范学院的校门。1***0年,学校开始搬迁到合肥,师生们就是从这个被称为“老北门”走进校园的。

斗转星移几十载,数代科大人从这里走向了世界,这座大门就成为中国科大的标志和象征。中科大在安徽合肥生根了。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ezhimy.com/post/15777.html发布于 2024-07-23

阅读
分享